正 文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
"3071",一组看似简单的数字,在长青保护区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保护区管护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能够踏足这里,对我们保护区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在过去的九年里,种种原因,我始终未能成行。每当听老巡护员们生动地讲述3071的险峻、兴隆岭的壮阔,以及春夏之交高山草甸上花开如海的绝美景象,内心总是充满向往。恰好今年,管理局计划在高海拔区域开展综合监测,借此机会,在我来长青的第十年,终于踏上3071,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登顶。
草甸风光
01最大的惊喜
此行最大的惊喜,发生在第一天中午——我们偶遇两只血雉。血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海拔高,性情机敏,平常极难见到,所以在出发前,我并不抱多大希望能亲眼见到,没想到不到半日,便有一雄一雌两只血雉,如专业模特般安然停留在我们面前,任我们拍摄。
高山精灵血雉
当时我们正穿行在原始林中,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董主任最先发现了它们。待我们闻讯赶去,他们已拍摄了一段时间。只见两只血雉时而隐于草丛,时而跃上枝头,始终不曾远离。最近时离我们不到两米。我不禁疑惑:“它们怎么不逃呢?”董主任解释:“可能因为这附近有它们的幼崽,还不会飞。所以故意吸引我们注意,实际上是在保护幼崽。”我顿时恍然大悟。无论人类还是动物,父母之爱,从来都是如此无私而勇敢。
“站上石头了,快拍!”,董主任一边指引,我一边举起相机,快门声再次接连响起……
02最难的路段
这次高海拔监测中,最让我感到挑战的,是从3071前往高山草甸的那段路程。高海拔区域的天气变幻莫测,刚刚还是万里无云,转眼便细雨飘洒。我们沿着山脊一路缓行,狂风裹着雨点从四面八方扑来,天色渐暗,我们不由得加快脚步——无论如何,都得在天黑前赶到营地,绝不能冒险走夜路。
前往草甸途中
就在我们遥遥望见宿营地时,雨势突然变大。大家开始在草甸上狂奔,拼尽全力终于在大雨倾盆前冲进营地。顾不上喘口气,我们就急忙搭起帐篷。必须赶紧把睡袋、防潮垫这些装备扔进去,否则夜里盖着潮湿的睡袋可就难熬了。等我们手忙脚乱地收拾停当,雨却毫无征兆地停了,老天仿佛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雨后的天空挂起两道彩虹。站在高山之巅,草甸四周美景尽收眼底,真有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夕阳缓缓西沉,一缕金光洒落周身,又渐渐消散。能目睹这样的景致,这一场雨,倒也淋得值得。
03最深的感悟
这次高海拔区域监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来自同行的监测队员们。他们不仅具备了非常专业的知识,更是浑身散发着对自然、对长青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近乎本真的热爱,化作一股沉静而持久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两天之内徒步二十多公里、跨越千米海拔落差的过程中,依然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角落。他们这种专注与坚持,也无声地感染着我,让我一路紧跟,与他们并肩前行。
穿越原始森林
由于以往高海拔区域的调查相对较少,尤其是蕨类和苔藓类植物记录尚显薄弱,我们此次便将它们列为监测重点。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希望:或许能够发现新物种或陕西省新分布,为长青的本底资源再添一笔。这些微小的希望,卡在乱石礁里,隐藏在灌丛深处,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为了那一点希望,他们一遍遍地俯身、翻石……
保护区分布新记录:卧龙斑叶兰
同行的卢元老师、唐剑泉老师都是西安植物园资深的专家,一路同行,跟他们学到了大量植物方面的知识,但也更加认识到自身专业能力上的不足,身处保护区,从事林业工作,我不能以非林专业出身为借口放松林业知识的学习,这次考察,让我真切看到自己欠缺的还有很多,今后必须加紧脚步,努力追赶。
广布小红门兰
想起之前一位老师曾说过:“秦岭是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许多的未知可能性,很多物种不是秦岭没有,而是还没被我们发现,要珍惜来秦岭的机会”,此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前行之路如山道蜿蜒,唯有脚踏实地,方能不负这份青山绿水的嘱托,期待下一次野外调查,能继续与山川草木为伍,为读懂和守护长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王健龙
供图:王健龙 董伟 王军 张波
编辑:师杜娟
审核:宁智刚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