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
一杯咖啡、一台笔记本电脑,在云南丽江泸沽湖边的一家湖景咖啡厅里,自由设计师周磊正在挥洒创意,窗外的泸沽湖水清澈见底,纯白的海菜花点缀其中。
李扬 摄
在滇川交界的群山之间,泸沽湖犹如一粒湛蓝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它不仅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摩梭人(纳西族支系)世代相依的“母亲湖”。
为兑现“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的庄严承诺,近年来,丽江市多措并举抓好泸沽湖保护治理,从拆除临湖建筑设施、建立环湖截污管道、依法回填鱼塘、引进智慧监控体系等硬件改造,到挖掘保护摩梭文化、活态展现母系大家庭生活场景的软件提升,泸沽湖的保护治理从保护“湖水蓝”升级为对“诗与远方”的守护。
“泸沽湖景区”微信公众号 供图
近年来,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成为“云南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在这片碧水间寻找心中的“灵魂栖息地”。
蔡飞 摄
皑皑白雪的玉龙雪山脚下隐藏着一个名为玉湖的古村落。曾经的玉湖村贫瘠、闭塞,甚至流传着“有女不嫁玉湖村”的说法。
“丽江心发现”微信公众号 供图
转机出现在村民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懵懂探索,从牵一匹马载游客上雪山开始,勤劳勇敢的玉湖村民开始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奋进之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玉湖人逐渐意识到,只有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才能源源不断地引来游客。于是,村民联合制定村规民约,停止乱砍滥伐,提升人居环境,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这条“逆袭”路上,玉湖村朴素的发展观与“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实现了深度契合。
“丽江心发现”微信公众号 供图
“见到村里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很多年轻人都回乡创业了。只要玉龙雪山还在,玉湖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年轻人和乡村的双向奔赴,让玉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旺盛对未来充满信心。
和慧芳 摄
从“绿色觉醒”迈向“多维示范”,丽江用破釜沉舟的绿色革新阐释了“两山”理念的真理光芒、实践伟力和恒久价值。人们在这里纵情于如诗如画的山水,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沉醉于“舍不得的丽江”。
来源: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小秋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