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普宣教 > 正文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汉江上空的猛禽

媒体:原创  作者: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专业号: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5/5/20 15:45:28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坡宁强县嶓冢山石牛洞,自西向东蜿蜒流淌,串联起华夏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千年记忆。这条古称“天汉”的巨龙,在汉中盆地舒展身姿,将最灵动的生命密码印在了北纬33度的时空。

汉江得秦岭和巴山共同滋润庇护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自古就是中国中部优良的候鸟冬栖息地,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通道。汉江上空更是猛禽的天堂,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持续观察记录汉江上空出没的各种猛禽,截至目前已观测到猛禽3目4科,计29种。

鹰形目(Accipitriformes)猛禽种类和数量都是汉江之最,实为汉江上空的王者。汉江有:鹗、黒翅鸢、赤腹鹰、松雀鹰、雀鹰、黑鸢、黑冠鹃隼、凤头蜂鹰、凤头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靴隼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尾鹞、白腹鹞共17种。它们如同空中骑士团,从展翼2米多的白肩雕到仅重180克的黒翅鸢,用翼梢在汉江苍穹书写空地猎杀兵法。白尾鹞四季巡河的轨迹与冬季白尾海雕掠过江面的俯冲线,构成了雄鹰历法的阴阳刻度。鹰形目猛禽以其矫健的身姿和凌厉的眼神,成为了汉江上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片

鹰形目大鵟(kuáng)

隼形目(Falconiformes)猛禽号称空中刺客,体型小巧而矫健勇猛,迅疾的飞行速度和精准的猎杀技巧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独门绝技。游隼389公里每小时的死亡俯冲,成为汉江鸭类和小型兽类的梦魇;红隼凭完美的流体力学悬停捕食,有效抑制汉江湿地啮齿类泛滥。汉江已记录到‌:红隼、燕隼、游隼、黄爪隼、红脚隼5种隼形目猛禽。这些天空刺客用羽翼刻画着汉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用尖喙利爪维护汉江湿地的生态平衡。

图片

隼形目游隼

鸮形目(Strigiformes)为夜空隐者,它们是神秘的夜行性猛禽,羽色暗淡其貌不扬,却以独特的叫声和精妙的捕食技能而闻名。黄腿渔鸮的虹膜能在0.01勒克斯下锁定游鱼,领鸺鹠的听觉神经可解析雪落枯叶的微妙震动。‌汉江湿地已记录到短耳鴞、鹰鸮、鵰鸮、黄腿渔鸮、纵纹腹小鸮、斑头鸺鹠、领鸺鹠7种鸮形目猛禽。它们通常在夜晚悄然出没,瞳孔里藏着汉江最古老的生物钟。

图片  图片

鸮形目领鸺鹠(xiū liú)

在汉江的三维生态剧场中,猛禽们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演绎着各自的传奇。当我们用长焦镜头记录草滩里滑翔的短耳鸮,用望远镜解析黑鸢双翼的流体构造时,实际上是在参悟大自然的生态密码。每只大鵟的迁徙路线,都是跨越蒙古高原与江汉平原的基因纽带;每处河岸上的猛禽巢区,都是检验流域治理的活体试纸。

汉江的猛禽图谱,恰似悬浮在天地间的青铜鉴,既照见《诗经》"鴥彼晨风"的古老记忆,更映现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答卷。汉江上空的这些猛禽,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朋友。守护这群天空原住民,就是在守护华夏文明最初的生态记忆。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大自然的馈赠,保护好汉江湿地,让这些珍稀的猛禽永远翱翔在汉江上空。(供稿/供图 张永文  编辑/师杜娟 审核/郭明)

阅读 388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