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老兵张光华:种下“致富果” ,染绿大荒山

媒体:丽江市林草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玉龙雪山保护区管护局 2025/7/7 10:01:45

老兵张光华:种下“致富果” ,染绿大荒山

 

永胜茂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华,用10年光阴和军人的本色,在永胜县六德乡他留山上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面对发展油橄榄种植中的多次挫折,他带领乡亲“走出去、请进来”,建成6000亩油橄榄基地,让特级初榨橄榄油走出深山、供不应求,并串联起一条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的共富产业链。这位老兵的执着,不仅染绿了荒山,也蹚出了一条“金果”富民的希望之路。

图片

今年65岁的张光华,1979年参军入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返乡后,他先后担任过村干部、乡镇企业厂长。2015年,得知县里要打造“花果山”的计划后,他成立了永胜茂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到油橄榄种植。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油橄榄对气候、土壤、技术的要求极高,作为“门外汉”的张光华和团队遭遇了严峻挑战——橄榄树长期未能挂果。

图片

“我们种下油橄榄后,最大的难题是对种植技术一无所知。尽管种下了油橄榄苗,但4至6年仍不见挂果。后来通过学习我们才明白,这是受小气候影响。从2018年开始,我们尝试高枝嫁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我们带领30多户村民到省外参观学习,并邀请专家、教授现场培训。如今,已有10年光景,成果初现。”张光华说。

图片

十年磨一剑。如今,公司自有核心示范基地已达2600亩(其中,包含生态扶贫林地1100亩),并成功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油橄榄3500亩。目前,他留山油橄榄总面积已突破6000亩。更可喜的是,挂果率从最初的近乎为零,跃升至40%。2024年,凝聚着十年心血的他留山特级初榨橄榄油一经上市,便以其优异的品质被抢购一空,实现了从“绿叶子”到“金果子”的华丽转身。

“这些年来,我们都在这里工作,自家也种植了16亩油橄榄。在张总的带领下,我们学会了种管技术,收入也随之提高。”永胜县六德乡六德村委会纳咱村民小组村民罗亚琴说。

“销路已经打开,今年售出了6至7吨橄榄油,供不应求。现在主要通过线上销售,昨晚通过网络平台直播,20多分钟就售出了3000多单、6000多瓶橄榄油,半小时内库存便已告罄。”张光华说。

图片

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今年,在政府支持下,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恒温储油库和全自动化灌装生产线,每小时可灌装2000瓶橄榄油。

“我们的食用橄榄油产品有500毫升装和250毫升装两种规格,适合炒菜、凉拌、煎炸等。小包装10毫升、25毫升及100毫升的橄榄油主要用于日常护肤。销售渠道涵盖线上和线下渠道,线上如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永胜茂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业甫说。

图片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张光华清醒地认识到产业面临的挑战:丽江油橄榄种植企业逐渐增多,但普遍规模小、品牌弱,各自为阵,导致产品质量标准不一、市场价格混乱,难以形成区域合力和品牌溢价。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深知执着、坚持的重要性。”据张光华介绍,目前,公司的橄榄油只是初级产品,下一步,将进行产业整合,并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确保产品质量一致,共同打造一个品牌,并将进一步开发油橄榄系列衍生品,如化妆品、胶囊等,果渣也可制成饲料、肥料等。

从保家卫国的战场到绿化致富的山林,张光华把军人特有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注入到乡村振兴中。他留山的十年巨变,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通过“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创新模式,一颗颗小小的油橄榄,不仅染绿了曾经的荒山秃岭,更串联起了一条稳固的共富产业链,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精彩答卷。

阅读 253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