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
回归高黎贡:600株人工繁育珍稀濒危兰花
https://mp.weixin.qq.com/s/MwWaDCcVjcqU1cf_a-qoBA
近日,600株人工繁育的珍稀兰科植物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回归野外。回归行动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联合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共同实施,旨在恢复珍稀兰科野生种群,这标志着高黎贡山兰科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活动各参与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呼吁公众拒绝购买非法采集的野生兰花,践行“不采摘、不破坏、不买卖”的保护理念。
从左往右依次为杏黄兜兰、彩云兜兰、金蝉兰
此次回归的杏黄兜兰、彩云兜兰和金蝉兰,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科院兰科植物保育团队历经多年攻关,通过无菌播种、组织扩繁等技术,从仅存的野生植株中抢救性培育出健康幼苗,为野外回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从人工授粉到实验室育苗,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团队负责人蒋宏研究员表示。
为确保回归成效,科研人员严格遵循原生境相似性原则,将600株兰花分批定植于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的栖息地。所有植株均进行编号挂牌,保护区管护人员将联合社区监测员开展长期跟踪。此前,项目组已对当地村民和保护工作者开展了兰科植物调查监测、繁育技术等专题培训,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蒋宏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与保护区深化合作,系统开展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完善长期监测体系,强化兰科植物就地保护;重点对高黎贡山特有、濒危兰科植物开展拯救保护,恢复其自然种群,围绕兰科植物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研究。
据悉,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高黎贡山拥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此次行动创新采用“迁地——就地”协同保护模式,未来各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系统开展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建立跨区域保护机制,打造集生态保育、技术研发、资源利用于一体的示范平台。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林科院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