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 文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
古城区文化街道“双基地”模式赋能林下经济 奏响生态增收“双重奏”
清晨的阳光穿透文化街道拉马古社区鲁准罗小组的林间缝隙,洒在铺满松针的地面上。林下土鸡扑棱着翅膀穿梭在油杉与栎树之间,不时低头啄食林间的草籽与昆虫;不远处的文化社区红水塘小组,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为滇黄精幼苗松土,指尖拂过带着晨露的叶片——这是文化街道“双基地”模式下,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现场。


近年来,地处山区半山区的文化街道,立足26.8万亩林地资源与适宜气候条件,以“筑基固本、双链示范、联动共赢”为路径,创新打造“林下土鸡标准化养殖基地 林下中药材示范试验种植基地”的“双基地”模式,推动“林禽共育”“林药共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据了解,文化街道通过精准研判产业方向、构建多元资金投入机制、盘活林区资源,为“双基地”筑牢发展根基。近三年累计争取各级衔接资金1000万余元,盘活4000余亩林区资源,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推动林下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目前,街道林下土鸡养殖有效面积近1500亩,年出栏稳定在10万羽以上;中药材种植总面积3500余亩(含林下种植2600亩),年产中药材400余吨,年产值约2500万元。


在“双链示范”环节,街道聚焦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林禽共育方面,采用“合作联社 公司 基地”模式,联合丽江宏阳农业庄园有限公司,投入120万元在拉马古社区鲁准罗小组建成350亩林下土鸡养殖示范基地,投产后预计实现优质土鸡存栏2万羽、年出栏3万羽,产值达324万元。林药共兴领域,则构建“白药集团 省农科院 丽江万农 合作联社 农户”的“产研销”融合模式,引入丽江万农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投入420万元在文化社区红水塘小组打造350亩林药示范种植基地,试种重楼、滇黄精等16个高值品种,预计年产值超350万元,为后续2000亩种植推广奠定基础。


为了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文化街道创新“党支部 合作联社 基地 公司 农户”多元合作模式,建立“滚动回收保底、动态追加分成、长期固化联结”三重利益机制,让村集体和农户实现“租金 薪金 股金 帮扶金 发展金”五重收益。2025年4—8月,基地已累计用工2027人次,带动20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双基地”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带动就业超1000人,合作联社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75万元,辐射150余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8000元,真正实现“农户得实惠、企业得效益、集体得发展”的多方共赢局面。

从鸡群欢腾的林地,到药材茁壮的林间,文化街道正以“双基地”为笔,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一幅“林禽共育、林药共生,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