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正 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正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新要求

媒体:学习强国  作者:内详
专业号:会泽驾车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5/10/31 10:40: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新要求

作者:江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下简称第五卷)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专题,重点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作,深刻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理解第五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蕴,相关论述在继承既有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理论层面,第五卷系统阐明的“五个重大关系”是对新时代10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充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智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找到二者协同推进的最佳平衡点;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攻坚,又要强化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需有机统一,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同时在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区域采取科学适度的人工修复措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要双向发力,既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又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要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坚定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确保安全。

在实践路径上,明确提出“六大重点任务”,构成系统完整的行动纲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抓手,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切实维护生态安全,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在具体方法层面,突出强调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扩绿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确保造林成活、成林、成材;兴绿要注重质量效益,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推动森林“四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护绿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好防灭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守护绿化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每个人福祉的宏大事业,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这就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做“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凝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准确理解和把握第五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还需要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要坚持系统观念,生态环境是个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量,正确处理好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五个重大关系”,有序推动“六大重点任务”,运用系统思维谋划和推进工作,避免顾此失彼。要深化理解和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对“两山”理念的认识转化成为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经济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和模式,让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价值”。要站稳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广西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学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优势金不换”的优势,以美丽广西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上,广西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与生态旅游,落实“三线一单”约束,探索GEP核算与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跨区域协同治理;区分自然保护区与石漠化区域修复方式,以“严”的基调强化执法并激发全民参与动力,科学推进碳达峰与碳汇交易探索。落实“六大重点任务”方面,广西从巩固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维护生态安全、健全保障体系入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完善风险防控与法规政策支撑。在扩绿、兴绿、护绿上,通过国土绿化、防护林建设及石漠化治理扩绿,推动林业与文旅康养融合兴绿,以林长制与防灾护林举措护绿,同时营造生态文明氛围,畅通公众参与渠道,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单位: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

来源:《当代广西》2025/20

责任编辑:王鹏 刘波

阅读 205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精彩推荐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主办:关注森林编委会
京ICP备05067984号-1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