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正 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正 

敦煌阳关保护区首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胸佛法僧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8/25 9:47:41

8月16日,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在渥洼池湿地首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蓝胸佛法僧,掀开了保护区鸟类监测记录的新篇章。

据监测人员介绍,在当天的巡护监测过程中,一只在湿地边缘捕食青蛙的中型鸟类,其独特的艳丽羽色引起了大家的警觉,他们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抓拍下该鸟的倩影。后经鸟类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三有”重点保护鸟类蓝胸佛法僧,因其数量稀少,部分省份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这一发现,还具有特别的生态意义。据鸟类专家表示,蓝胸佛法僧对栖息地质量敏感,其分布变化可反映当地的环境健康状态,也可为评估区域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蓝胸佛法僧(学名:Coracias garrulus)属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中型鸟类,体长约32厘米,通体淡蓝绿色,翅膀长而宽,背羽为栗色。常以甲虫、蝗虫、苍蝇和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也食少数较大的动物,比如青蛙、鼠类、蜥蜴、蛇和瘦弱的小鸟等。作为顶级捕食者,该物种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观赏价值。已被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5年评估。也被列入我国“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值得注意的是,蓝胸佛法僧是著名的长距离迁徙物种,每年往返于非洲越冬地和欧亚繁殖地之间,迁徙距离可达上万公里,素有“迁徙狂鸟”之称。此次在阳关保护区的发现,为研究该物种的迁徙路线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构建防沙治沙“三道防线”,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修复。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已成为“中亚-印度”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中转站。此次蓝胸佛法僧的现身,正是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

阅读 540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精彩推荐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主办:关注森林编委会
京ICP备05067984号-1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