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正 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正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学心得摘录(1)

媒体:原创  作者: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专业号: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5/10/22 15:00:46

写在前面

9月23日至25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携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深入茅坪管护站开展“党建引领强本领,激扬青春展风采”实地研学活动。为期三天的研学日程紧凑而充实,青年干部们通过沉浸式学习与互动实践,在绿水青山间锤炼党性修养、提升专业能力。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们系统梳理学习成果、撰写心得体会,既谈收获感悟,更明努力方向。字里行间跃动着思想的火花、饱含着青春的激情,现将部分精彩片段摘录分享给大家。

本期分享:动物组

此次研学是一次个人修行,更是一场团队的共进。无论是小组内部为厘清一个脚印应该归属于何种动物而展开的热烈讨论,还是各组之间成果汇报时带来的视野开阔,都让我感受到了思想碰撞的魅力。身处其中,我尝试扮演一个引导者,将大家组织到一起,抛出问题,引导大家思考。新来的青年人的视角是新颖而独特的,也能给我们这些有一定工作阅历的人带来很多的思考。这种教学相长、互促共进的氛围,让我明白,守护绿水青山的伟业,绝非一人之力可为,它需要我们每一个“生态卫士”紧密协作,将个人的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前行之路的璀璨星河。——王健龙

在分组研讨中,我既是传授经验的指导者,也是汲取新知的学员。青年学员们思维活跃、视角新颖,他们提出建立“动物声纹数据库”、开展“跨区域联合监测”、搭建“青年科研互助平台”等建议,令我深受启发。这种交流不仅拓展了工作思路,也让我看到保护区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我们动物组在实地调研中共同布设红外相机、分析活动痕迹、讨论种群动态,在协作中深化了对“见微知著”的理解,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陈鹏

图片

曾在书本中研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再是抽象的论述;当亲眼看见红外相机里鸟类育雏的温情画面,亲手清理保护区内的垃圾时,才真正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量——生态文明治理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仔细巡查、每一次守护行动里的责任。那些能精准识别足迹、熟练操作设备的老同志,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提醒,都是“长青精神”最生动的传承。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是单靠书本就能实现,更多的是要俯下身、沉下心,在实践中拜师,在探索中积累。——王玉海

回首三天,收获满满。这是一次理论的充电、精神的洗礼、业务的回炉,与情感的升华。保护区的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需要的是团队之间密切的配合与无私的支持。一次野外监测,离不开内业和外业工作的协同;一次有效的行动,更需要整个团队的快速响应与联动。——黄俊杰

虽然我们没有看见很多痕迹,但陈老师还是以他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教会了我们很多。比如从足迹去分辨不同的动物,奇蹄目和偶蹄目的足迹不同,猎食性动物的足迹前面有指甲痕迹;还有动物经常活动的通道,就形成了兽径;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饮食中能提供的盐分很少,所以需要舔盐补充;亚洲黑熊可以通过它们的月牙斑辨别个体……有些知识我以前知道,有些知识是全新的领域,但它们却让我认识到了一个生动的动物世界。——杨欣怡

图片

陈老师蹲下身,指着一处粪便,教我们如何从形状、大小、里面的残留物来判断是哪种动物留下的。他让我们观察树干上的刮痕、啃食的痕迹,讲解动物们的活动规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学习布设红外相机:要选在兽径上、水源附近,要注意相机的角度、高度,还要做好伪装,避免被动物或人为破坏。走在东坪沟的山路上,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着鸟鸣和溪水声,跟着老师学习辨认各种痕迹,我感到特别充实。——安鹏

今天辨认兽道、寻找粪便,和当初在《猎人:荒野的召唤》游戏里的行为何其相似,只是一个为了狩猎而今天为了保护。我不是想说游戏有多好玩,我只是在某一刻突然深有感触,知行合一,当理论的知识遇到了一棵棵大树、一株株灌丛、一粒粒果仁不翼而飞的板栗,它们变得鲜活而真实。——张自翔

晚间的小组内部复盘与第三天的跨组交流分享,进一步深化了我对此次研学活动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不足:如发现动物足迹时观察不够细致、专业知识储备仍有欠缺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认真反思改进,争取在下次活动中展现长青青年的专业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长青精神。——张恩果

图片

这次为期三天的研学,让我彻底改变了对“观察”二字的理解。自然界的居民们大多羞怯而隐秘,但它们从未吝于留下信息。原来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动物们的日记本,它们的每一次行走、每一次觅食、每一次休憩,都用脚印、咬痕、刮擦、卧痕等独特的文字默默记录着。我们需要的不是喧嚣的打扰,而是一颗安静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份俯下身子的尊重。——杨馨

在实地踏查中,面对陌生的动物足迹、复杂的植物特征、详实的野外安全规范,大家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队员们互帮互助,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成功识别出多处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正是我们践行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此次野外踏查,是一次行走的课堂,更是一次精神的锻造。我们深刻认识到,延安精神永不过时,它穿越时空,照耀着今天的绿水青山守护者。——毛文丽

供稿:党委办公室

供图:党委办公室

编辑:师杜娟

审核:宁智刚

阅读 169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精彩推荐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主办:关注森林编委会
京ICP备05067984号-1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