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 文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
雪山清音:周秋鸿与她的纳西古乐三代情
她的歌声被形容为“雪山融水”——清澈、纯净,能洗涤尘世的喧嚣。而在那清音背后,是一个家族用百年时光书写的传承故事。

夜幕降临,丽江古城灯火初上。从一方古朴院落里飘出悠远乐声,似穿越千年时光而来。站在台前的女子微闭双眼,朱唇轻启,一首南唐后主的《浪淘沙》便如水般流淌而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每个字都带着雪山般的清冷与纯净。这就是周秋鸿——纳西古乐的首位女唱,用四十年光阴,将一段濒临消逝的古老乐声,唱成了三代人血脉相连的家族史诗。
古院琴声,童年的音乐启蒙
记忆中的童年,总是伴随着爷爷院落里的丝竹声。每到黄昏,老人们便会带着各自的乐器聚在一起。三弦、琵琶、古筝,那些如今看来珍贵的古老乐器,那时只是爷爷和友人们寄托情感的伴侣。

“生活清贫,但音乐富有。”周秋鸿回忆时眼中带着光。每家凑点米,带些腊肉,简单的食物因有了音乐的相伴而变得珍贵。年幼的她坐在角落,看大人们沉醉在旋律中,那些音符不知不觉渗入血脉,像院子里古树的年轮一样,生命里也刻上了音乐的印记。
破冰之声,女性唱响千年古调
1980年,宣科先生的一个决定震动了大研纳西古乐会:让女性上台演唱。
周秋鸿成了那个“破冰者”,然而争议也随之而来。“女子唱歌是否合乎传统?”站姿、站位甚至发声方式都成为讨论焦点。有老艺人直言:“站起来会挡住后面的乐师。”于是最初的日子,她站在舞台边缘演唱,像一朵依偎在古树旁的兰花,安静却执着地绽放。

但她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休息时间里,她苦练琵琶、古筝,从伴唱到执器,用实力赢得了舞台中央的位置。那把琵琶如今已成为她身体的延伸,指尖起落间,尽是百年音律。
雪山清音,天籁之声的当代共鸣
宣科先生曾赞叹她的声音“如雪山上流下的水”。她的歌声中有雪山的纯净、溪流的清澈,还有历经山石碰撞后依然向前的韧性。每个听她演唱的人,都能在那天籁之音中找到片刻宁静。

有游客说,听周秋鸿唱《浪淘沙》,会莫名流下泪来,仿佛那些千年以前的词句,通过她的诠释,突然有了直达人心的力量。古乐不是化石,而是活着的传承。她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音律与当代对话,让每个来到丽江的人都能感受到纳西文化的深邃与美好。
传承三代,音乐长河奔流向未来
演出结束,周秋鸿细心擦拭着相伴多年的琵琶,如同对待一位老友。院外,丽江古城的灯火依旧璀璨;院内,百年古乐余音绕梁。她的小孙女跑过来,好奇地触摸琴弦,用稚嫩的童声跟着奶奶合唱《浪淘沙》。一老一少,声音交织,恍若时光的重叠与对话。

那一刻,周秋鸿看到了传承最美好的模样,从爷爷那辈人“拼米奏乐”的坚守,到小孙女无师自通的跟唱,这条音乐长河已流淌百年,且正以更丰沛的姿态奔向未来。
“奶奶,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唱歌。”稚嫩的话语让她莞尔。月光洒在古院的青石板上,仿佛铺就了一条银色的时光之路。路的这头,是坚守;路的那头,是希望。纳西古乐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