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正 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正 

广东台山新增230公顷红树林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9/15 12:27:17

江门台山红树林是粤港澳大湾区连片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的原生红树林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越冬地和中转站,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已列入广东省创建四大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之一。

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开展台山市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建设项目,新造林230公顷、修复38公顷,构筑30公里长的红树林景观带,积极创新“三个三”模式,系统恢复台山镇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门实践典型,促进“美美与共”生态湾区空间布局。

紧扣“三个结合”,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再出发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完成编制《江门台山镇海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规划》,以示范区顶层规划指导生态修复项目空间布局,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营造30多公里长的红树林防风消浪生态带。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严格按照《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把江门市五年行动计划的新造林230公顷、修复38公顷任务,整体规划、整体设计、整体施工;同时坚持重点突破,切实做好用地、审批、苗木储备等建设全流程要素协调匹配、有效衔接、融合互动,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三是坚持刚性约束与群众所需相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牵涉咸围养殖、港口开发、河道、交通干线、军事区域等诸多利益群体,江门充分注重发挥协调推动作用,把推进项目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大事难事。

狠抓“三个示范”,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再落实

一是构造红树林生态示范带。营造30公里长的红树林防风消浪生态带,建设红树林修复 防灾减灾示范,拱卫美丽生态海岸线。建成后,镇海湾区内红树林湿地功能恢复,秋茄、木榄、桐花树等植物丰富度持续优化,从早期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等单一纯林,逐步扩展到现在的12科14属15种;动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水鸟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2021—2024年累计新增调查记录到98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和两栖动物,包括鸟类76种,兽类1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6种,哺乳动物3种;新增游泳动物24种;新增底栖动物18种。每年成为4万多只水鸟越冬或过境的驿站。

二是赋能“红树林 ”生境带。采取红树林种植 生态养殖经营模式,助力生蚝,青蟹等台山独特的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探索红树林碳汇交易新型业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森林”。建成后江门共有红树林面积1046公顷,占整个江门地区的80%,在“双碳”目标下,可结合实际,推进开发红树林碳票项目,预计红树林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88万吨二氧化碳,实现红树林价值转换,增加本级财政收入,对构建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打造红树林美丽观光带。串联碧道、古村、温泉、深井蚝资源,合理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康养、科普教育等,打造以红树林修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旅游 湿地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红树林生态湾区。通过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持了红树林修复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构建连接海与城市、鸟类与人类的自然纽带,提升海岸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

强化镇海湾湿地和红树林特色,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和人居环境,台山镇海湾万亩级示范区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是市民和国内外游客休闲、旅游的胜地,每年为超过20万人次提供浏览、休闲和自然教育服务。

聚焦“三个创新”,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再创优

一是创新生态修复设计模式。尊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地理空间的连通性,充分考虑潮沟、红树林周边滩涂和浅水水域的保护和生境修复, 建设6米水鸟廊道100多公里,让通道自主调节,变成自主式廊道,为打造红树林“海上迷宫”夯实良好的生态基础;同时,预留裸露光滩15公顷,抬高滩涂水位,促进沉水植物和鱼虾资源恢复繁育,以满足候鸟栖息生存条件,营造“鸟类食堂”。

二是创新项目总体实施模式。制定《台山市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将项目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细化工作重点任务,并明确具体责任单位,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创新项目支撑体系。项目实施期间,项目建设单位积极争取国家和本市有关部门支持,申请科研攻关项目近4项,形成了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治理综合技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蓝碳关键技术、无瓣海桑特异性状新品种的选育关键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体系。

阅读 537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精彩推荐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主办:关注森林编委会
京ICP备05067984号-1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