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正 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普宣教 > 正文

正 

守护田间的“微光”——黄胸鹀

媒体:原创  作者: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专业号: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5/10/22 14:58:58

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漫长征程中,人类历经波折,终于日渐领悟“万物和谐共生”的深邃内涵,也愈发深知将这份领悟付诸行动的份量。黄胸鹀(wú)—— 这种曾翩跹于乡间田野的寻常鸟儿,竟在短短十几年间从广布物种沦为极危生灵,它的命运轨迹,正是对“失衡之痛”与“守护之切”最沉痛的印证。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

在陕西省,黄胸鹀多以旅鸟的身份短暂驻足。每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它们便振翅启程,跨越万水千山向北迁徙,最远可抵达西伯利亚的广袤荒原繁衍后代,偶有少数种群会眷恋黄河、汉江水系的温润,在此择一方良居筑巢育雏。

待到金秋时节,随着亚欧大陆高压催生的西北季风渐强,它们又集群南飞,辗转途经我国中东部地区,最终抵达两广一带越冬。彼时恰逢当地第二季水稻扬花抽穗,漫天飞鸟如云似雾,黑压压掠过金黄稻田的奇观,让古人不禁惊叹,“禾花雀、黄豆瓣” 这两个饱含生活意趣的名字,也便随这份震撼流传开来。

图片

黄胸鹀雄鸟(亚成体)

作为雀形目鹀科的一员,黄胸鹀的模样藏着精巧的“性别差异”:雄鸟辨识度极高,亮黄色的胸羽如缀金箔,头顶与背部的墨黑羽毛勾勒出鲜明轮廓;而雌鸟在非繁殖季则收敛了艳丽,羽色淡雅柔和,与常见的小鹀、黄喉鹀模样相近,就连鸣叫声也颇为相似,稍不留意便会混淆。可素来拥有浪漫情怀的中国人,总能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自然的灵动,将这份遇见化作诗情画意,借飞鸟抒怀,以天地寄情。

清代文学家刘凤诰,生于江西,曾在广西、浙江等地任职,后被贬至黑龙江。在塞北的寒风中,他竟从万千鸟鸣里辨出了熟悉的悠扬曲调—— 那正是黄胸鹀的啼鸣。于是提笔写下《黄豆瓣儿曲》,诗前有一小序:

布特哈市良马,每七八月间,闻黄豆瓣儿声,辄嘶鸣不食,圉人莫能制。

短短数语,不仅让我们读懂古人被乡音般的鸟鸣触动时的思乡之切,更足以印证,历史上的黄胸鹀曾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种群数量之繁盛,令人难以忘怀。

图片

黄胸鹀雌鸟

尽管黄胸鹀在我国境内的具体数量未有过完整统计,但仅从其曾经的繁殖地来看,便有高达30多万只的记载。然而,这份繁盛却在人类的误解与贪婪中逐渐崩塌。

上世纪50年代,为保障粮食产量,人们将黄胸鹀迁徙觅食的自然行为,曲解为“争夺稻谷”的威胁,全然忽略了它们实则以农作物害虫为主要食物的生态价值。就这样,黄胸鹀与麻雀一同被贴上“害虫”的标签,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更有荒诞不经的“滋补养生”理论将其包装成“天上人参”,致使大面积的捕猎、烹煮行为愈演愈烈,给这一物种带来了灭顶之灾。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已明确辟谣:“所谓‘天上人参’,不过是无稽之谈,毫无科学依据。”

讽刺的是,当黄胸鹀等鸟类的种群数量急剧锐减时,粮食产量并未如人们预期般得到改善;反倒因天敌减少,农作物害虫肆意繁殖,数量激增,最终导致农产品频频遭受严重威胁。

图片

黄胸鹀雌鸟

万幸的是,人类幡然醒悟。本世纪初,我国果断制止了猎捕野生动物的野蛮行为,一系列保护措施随之落地。2004 年,黄胸鹀被列为“近危物种”;2008 年,升级为“易危”;2013 年,划入“濒危”;直至2017年,它被正式定为“极危物种”,距离灭绝仅一步之遥。2021年,黄胸鹀更是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获得了最高级别的法律守护。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视角来看,每一种鸟类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同精密锁链上的环扣—— 少了任何一个,整条锁链都会失去稳定,最终走向断裂与崩塌。鸟类的灵动,不仅是生态平衡的“守护者”,更是人类心灵的“慰藉者”。

当“禾花雀”不再如约点缀于金黄稻田,不再在夕阳下欢腾跳跃,不再在风雨中紧攥一线 “微光”—— 哪怕枝叶摇晃遮蔽前路,也能用尖喙啄开缝隙,向着暖阳诉说“乡音”时,田间便会失去应有的生机,而中国人心中那份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浪漫情怀,也将失去寄托的载体,无处安放。

图片

保护区开展的“生命长青”自然教育活动

如今,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自然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时代的青少年儿童正源源不断地走进自然、拥抱自然,以纯真的眼睛观察万物,以真诚的心灵感受多物种共生的美好。他们心中已然树立的生态保护意识与正确价值观,正如同播下的种子,渐渐让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终有一天,那幅记录着文人乡愁、承载着民俗记忆的自然画卷,会重新被鲜活色彩填满——禾苗间有雀跃的身影穿梭,枝头上有婉转的啼鸣回荡,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的守护,将在时光的长河中紧紧相拥,续写属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诗篇。

供稿:任文博

供图:任文博

编辑:师杜娟

审核:宁智刚

阅读 159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精彩推荐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主办:关注森林编委会
京ICP备05067984号-1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