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 正文 |
“这虫子好大!”正当我们整装待发,同事忽然指着长凳一角惊呼。7月末的清晨,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高海拔地区的综合考察之旅,而那只华星天牛仿佛也在为我们送行。
华星天牛
今年的华阳经历了漫长的旱季,夏日的酷热让人心神不宁。正是这份焦躁,更让我们对高海拔的清凉与未知充满期待。
清晨从迎客松出发,一路向草甸进发。沿途齐膝的杂草沾满晨露,不一会儿,鞋袜便湿透了。继续上行,视野逐渐开阔,窝窝店附近的冷杉林边缘,正彰显着森林边缘独特的生态魅力。
路边的红外相机记录下大熊猫、羚牛、林麝的足迹,而岩石下那两个曾是血雉的巢穴,今年却空空如也。林麝的排粪点遍布林间,星鸦在冷杉树梢追逐嬉戏,一只灰头雀鹛则在路边的峨眉蔷薇上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自然的生机,正悄然包围我们。
依次:星鸦、灰头雀鹛
进入冷杉林,树荫带来沁凉,松香扑鼻,山风卷起松涛阵阵。冷杉林尽头,是旧时的盘道,我们在此驻足远眺。
远处山脊上,一只体型如鸽的鸟儿停驻树梢,放大一看,竟是点斑林鸽。正当我们专注观察,一只大绢斑蝶悄然飞过,为这静谧添上一抹灵动。
依次:点斑林鸽、大绢斑蝶
兴隆岭哨所四面皆为箭竹林,同事在林边发现了一株三叉鬼笔,形态标准,罕见而珍贵。鬼笔类真菌偏爱竹林,这片海拔还可见黄脉鬼笔,低处则有细皱鬼笔与竹荪。
三叉鬼笔
稍作休整,我们继续前行,同事在前方遇到了野猪。这个位置我来过很多次,多数时候都能看到野猪,曾经有头老死的羚牛就在这,作为秦岭体型最大的动物终究还是将自己献给了大自然,野猪肯定没少获益,不远处还有豹子的粪便。这片林中,死亡与新生从未停歇。
豹的粪便
穿过箭竹林,来到兴隆岭垭口。这是片神秘之地,曾有金猫在此现身。回望来路,一只雌性灰头灰雀掠过树梢,白色的腰羽在林间格外醒目。垭口之上,我们于汉中与宝鸡的交界处打卡留念。
阳光温暖,风也温柔,我们脱下鞋袜晾晒,躺在草地上小憩。我身着白T恤,在阳光下竟成了昆虫的“灯诱”,蝎蛉、绢金龟、双条天牛纷纷飞来。一只黑红相间的金龟嵌合体尤为特别,我们在草丛中找到了它红色和黑色的亲代个体。
兴隆岭垭口
离开垭口,夜宿草甸。途中隐约闻到牛的气息,我们谨慎前行,果然在坡上遇见一只羚牛。山梁背面的土壁湿润,成群蝴蝶在此觅食,黄斑银弄蝶、暗红眼蝶、曼丽白眼蝶翩然起舞。
依次:曼丽白眼蝶、暗红眼蝶、黄斑银弄蝶
“韩哥,这里有泥炭藓!”队伍后方的小唐递来一包苔藓。他在冰川遗迹的乱石窖中发现的这些植株,虽细弱却坚韧,绿色深沉。判断这可能是未曾记录的新分布,急忙回去拍摄生境。带回实验室后,经切片观察,确认为白齿泥炭藓。
白齿泥炭藓
沿途箭竹林下,独叶草成片生长,金色林鸲正忙于育雏。途中偶遇酒红朱雀,那是我梦寐以求的鸟儿,它的名字仿佛带着远古的传说。
依次:独叶草、金色林鸲、酒红朱雀雌鸟和雄鸟
草甸终于映入眼帘,疲惫一扫而空。高海拔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晴朗,时而雾起。受极端气候影响,草地比往年矮了许多。黄昏时,群牛在远处觅食,独牛在盲区蛰伏,粉红胸鹨夫妇忙着喂雏,四川旋木雀在树干上飞檐走壁,红交嘴雀啄食松果,树鹨匆匆掠过,棕胸岩鹨稳立树梢……在这无人打扰之地,万物自由生长。
夜幕降临,箭竹林传来异响。正在搭营的我们警觉起来。“是捡柴的声音?”同事低声问。“方向不对。”话音未落,动静又起,声音时近时远,应是独牛。营地地面凹凸不平,我们带着忐忑入睡。
次日清晨,沿昏人坪向原始林出发。栗腹矶鸫的雌鸟在枝头告别。登高俯瞰草甸,裸露的岩石上,紫萼藓正盛开。岩石边有豹的粪便,六七月羚牛求偶时,它或许就在此潜伏,沿途湿润的地面上,依稀可见豹的足迹。
依次:栗腹矶鸫雌鸟、紫萼藓、豹的足迹
昏人坪梁两侧陡峭,观鸟可平视。黑冠山雀成群靠近,金色林鸲夫妇警惕地护巢。云雾缭绕,山梁上生长着多脂鳞伞、鹅绒菌、蜡蘑,甚至还有陕南海拔最高的厚环粘盖牛肝菌。
依次:蜡蘑、多脂鳞伞、鹅绒菌、厚环粘盖牛肝菌、金色林鸲、黑冠山雀
“血雉!”前方同伴低声惊呼。抬头望去,两只血雉窜入箭竹林,我迅速跃上巨石,生怕错过后续。地势紧凑,我们只能匆匆一瞥。血雉离去,隐纹花松鼠倒贴在树干上,我为它留下特写。一切发生得太快,戴着墨镜的灰头灰雀在旁静默如警官,一言不发。
依次:血雉、隐纹花松鼠
沿沟谷下行,广布小红门兰、三棱虾脊兰、筒距兰、金号角等物种与我们重逢。竹林间偶见大熊猫的新鲜粪便。我们在河道旁扎营,山风与水流同样湍急,我裹紧羽绒服入眠。
营地
第三日清晨,红嘴鸦雀唤醒我们。走出帐篷,清冷山风扑面而来。河道下几只血雉悠然过河,取食杂草种子。一旁树枝上,又是那只隐纹花松鼠。或许它正窥伺雏鸟,又或许只是巧合。
早餐后沿河道下山,西藏山溪鲵藏于石下,秦岭腹在草丛中疾逃,秦岭滑蜥在阳光下晒背,平朔藓的孢蒴低垂着,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重量。金雕如小型飞机般飞越山谷。
依次:红嘴鸦雀、金雕、血雉、平朔藓、白腰雨燕、长尾山椒鸟、隐纹花松鼠、秦岭滑蜥、白领凤鹛、橙翅噪鹛
再往下,悬崖峭壁间,白腰雨燕自由翱翔,白领凤鹛在顽强生长的松树上觅食。远处树冠上“红果”累累,原来是长尾山椒鸟雄鸟。
橙翅噪鹛是本次考察遇到的最聪明的鸟儿,从第一天开始,它们就一直尾随我们,总是保持二三十米的距离不停叫唤。我曾去一些海拔较高的景区观鸟,步道的垃圾桶处经常能看到橙翅噪鹛,它们仿佛懂得利用人类的存在获取生存便利,如同聪明的乌鸦。
草甸大雾
我们每个人都在专注地探索,怀揣着对保护区监测工作的使命感。在岩缝中、树冠里、竹丛下,总有新的惊喜等待。随着基础调查的积累,动态监测与本地认知不断完善,我们对以大熊猫为首的珍稀物种的保护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期待明年再见,我们会再次聆听高山的低语。
供稿:韩建亮
供图:韩建亮
编辑:师杜娟
审核:宁智刚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